這位將軍用鏗鏘筆力寫盡人間綿綿真情

故事要從一篇《記得那年桃花開》開始講起,這是一段軍旅作家的文學軼事,相信江蘇省的中考生們應該對《記得那年桃花開》并不陌生,它出自軍旅作家尹武平將軍的散文集《歸途拾光》,作品于2018年1月1日編入國家最高級別的文藝界大報—《文藝報》,入編漓江出版社《2019中國年度精短散文》一書,在業(yè)內(nèi)高度認可與廣泛傳閱之下,其教育意義帶來了更多的社會影響力。優(yōu)秀的作品從來不會被人們忘記,更不會被義務教育所忽視,尹武平將軍這篇《記得那年桃花開》先后被江蘇省無錫市,徐州市,宿遷市等多地教育部門錄入中考語文模擬試題。

“不知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,也不知是男人是女人是老人還是年輕人,或許是王母娘娘吃完壽桃順手把桃核從天宮丟了下來,落在了我家院子西南角的蒿草中……” 尹武平在《記得那年桃花開》中,用樸實的文字、真摯的筆觸,抒寫幼年家中經(jīng)濟困頓窘?jīng)r。他以桃樹為樁,展開童年憶敘,將讀者攬入那年那月那種生活,不由地讓人心生慨嘆,結(jié)尾一句畫龍點睛,寥寥幾筆便意境升華。其場景描繪生動細膩,行文落筆意境嫻熟,結(jié)構(gòu)清晰,運筆精巧,平實中不失深刻,頗有教育意義,寫作技法亦值得青少年學習。

其實早在此前,就有大量尹武平的作品陸續(xù)登上報刊雜志,細數(shù)下來至少80余篇散文隨筆先后在《讀者》《延河》《美文》《華文月刊》《海外文摘》《散文選刊》《西北軍事文學》《光明日報》《解放軍報》《文藝報》《陜西日報》《深圳特區(qū)報》《西安日報》《西安晚報》《深圳晚報》等10余家報刊雜志登載。

尹武平的讀者和粉絲們對他的作品如數(shù)家珍。尹武平將軍是陜西富平人,現(xiàn)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、陜西省作家協(xié)會會員。曾獲“2015年中國散文排行榜”第13名,2016年度中國散文年會“精銳獎”,2017年中國散文年會“十佳散文獎”,榮獲“2017年度《延河》雜志最受讀者歡迎獎”。榮獲全國“第八屆冰心散文獎”。

軍旅作家的筆耕歲月,關涉生死、疾病、饑餓和人文關懷,解甲歸田之時回顧漫漫人生路,充滿家國情懷,浸透人生感悟,終究熬煮一段歸途拾光。

尹武平的作品,不愛趕時髦,不喜追熱點,卻字字珠璣,句句鏗鏘,韻味深長,觸動人心,似是一段人間煙火的往事,又似一則困苦歲月的追憶,實則是對生活的體味,對人性的贊美,對未來的激勵,讓人在字里行間讀出真知灼見。

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、魯獎得主、著名文學評論家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陳曉明教授這樣評價:尹武平的散文平實中見精氣神。戰(zhàn)友和家庭、親情與友情、天地萬物、日?,嵤?,皆能自然道來,清晰如畫,明朗如歌……既能正視曾經(jīng)走過的艱苦曲折之路,又能體味往事的酸甜苦辣之味,終究泰然處之……生命的那份韌性,留在他的筆尖,力透紙背,透進當今時代的骨子里。


分享到:

相關推薦

評論 搶沙發(fā)

評論前必須登錄!

 

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