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好校服采購這件“小事”

校服滿意度普遍偏低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各方的難題。有人抱怨校服價格太高,希望在選定校服的時候更多地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家庭的經(jīng)濟承受能力,但一味壓低校服價格,又會影響校服品質(zhì),甚至危害學生健康;有人抱怨校服款式太“丑”,卻也有人擔心太好看的校服會讓孩子們“早戀”。在校服的采購中,與校服相關的各方對于選購校服似乎都有話說,但采購中卻似乎很難兼顧到各方的意見。

對于學校來說,校服既是進行校園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,更是本校校園文化的載體和傳承,學校對于校服采購應當具有一定的決定權。但是,校服的實際購買者卻是廣大的家長。家長們對于孩子穿著校服的質(zhì)量、舒適度,以及校服產(chǎn)品的價格的需求同樣是客觀存在的。此外,學生群體作為校服的實際穿著者,對于校服款式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要求。

同時,校服行業(yè)橫穿了教育和服裝兩個跨度較大的領域。一方面,作為校園美育的一個微小載體,難以進入教育主管部門的日常視線范疇;另一方面,校服的質(zhì)量與采購監(jiān)督又因其特殊性區(qū)別于流通領域的服裝,“多部門、強監(jiān)管”的管理格局由此形成,市場競爭機制不足的弊端也隨著家長和學生對于校服品質(zhì)、審美需求的升級而日益凸顯。

因此,想要購買到一件令人滿意的校服,需要教育行政、市場監(jiān)督、學校、學生和家長等多方共同努力,共同確保校服采購的公正、公平?!俺绦蛘x”做到位了,最終的校服即便還是無法做到人人滿意,起碼可以在相當程度排除掉“劣質(zhì)校服”“丑校服”。

在近日中國校服產(chǎn)業(yè)研究中心發(fā)布的《中國校服采購現(xiàn)狀調(diào)查》報告,對中國校服采購的現(xiàn)狀進行了分析,并對于校服采購的規(guī)范流程提出了建議。在這份流程建議中,教育行政管理部門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、學校、家長委員會、學生和家長乃至于社會大眾共同參與,確保校服采購在程序上公開透明。

分享到:

相關推薦

評論 搶沙發(fā)

評論前必須登錄!

 

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