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——南充市紅色文化研究會同發(fā)燒友共度中秋佳節(jié)

當春夏白花開盡,菊花隨秋喜登場。

平分秋色一輪滿,長伴云衢千里明。

 歲歲中秋,今又中秋。2021年9月19日至20日,南充市紅色文化研究會組織會員同南充發(fā)燒友旅行,開展爬西山、包餃子、唱紅歌、慶中秋活動,共同營造出了濃厚的中華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文化氛圍。大家明白了慶祝中秋節(jié),寫好中國字,做好中國人的重要性。進一步增強了大家對紅色文化傳承的認同感、使命感、責任感。



  這次活動在紅研會會長何平同發(fā)燒友旅行總經(jīng)理李燃的共同安排下,紅研會旅游部部長鄭小英,領著紅研會顧問馮之俊、航空港藝術團團長任秀清等人一起包餃子、煮餃子,同大家一起吃餃子。中午吃完餃子后,紅研會文娛部長龍云國領著大家一起,在十字上街77號演藝廳,同紅研會顧問、四川省國資委川聯(lián)科創(chuàng)投資公司總經(jīng)理陳西平、紅研會常務副會長寇波云、副會長陳元國、蒲紅英、曹均龍、會長何平,同會員一起唱紅歌,過中秋。



  演唱活動開始,紅研會常務副會長寇波云同任秀清團長一起演唱《為了誰》,原宣傳部長楊興偉,演講了毛澤東詩詞《重上井岡山》,航空港藝術團表演家何玉蘭表演了川北燈戲《王婆罵雞》、胡正營演唱了《梨花頌》、譙萬珍表演了《韓英》等節(jié)目。會長何平演唱《最美的歌唱給媽媽》時,演藝會場掌聲陣陣。





 歲月如奔箭,屈指又中秋。農(nóng)歷八月十五,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,又稱八月節(jié)或團圓節(jié)。中秋節(jié),起源于上古時代,普及于漢代,定型于唐代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中秋節(jié)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,寄托思念故鄉(xiāng),思念親人,祈盼豐收幸福。紅色文化研究會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傳承紅色文化,紀念大中國這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中秋佳節(jié),這是一年之中,最溫柔又最詩意的節(jié)日,大家相聚在一起,開心快樂。





 19日上午10點,鄭小英領著紅研會員包餃子、吃餃子。20日,又帶著大家一起爬西山。老當益壯的陳元國副會長,同大家一起穿過西山洞子,在林濤山莊一起吃月餅、歡度中秋。同大家一起談我們?yōu)槭裁匆獋鞒屑t色文化,因為新中國的建立,是無數(shù)革命先烈用鮮血把祖國大地梁成紅色的。所以南充市紅色文化研究會,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,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,創(chuàng)辦了《紅土地》雜志,其主要目的是要讓紅色文化代代相傳。大家在一起吃月餅時,還一起暢談國事、家事、天下事。詩云:

        七律?桂花飄香又逢秋

長空萬里拋彩球,桂花飄香又逢秋。

細品人間煙火味,閑觀萬事歲月酬。

紅研會員唱紅歌,林濤山莊吃月餅。

試問明月幾時有,此生能把初心守?

(注:拋彩球指神州十二成功降落)











       (南充市紅色文化研究會秘書處)




分享到:

相關推薦

評論 搶沙發(fā)

評論前必須登錄!

 

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