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屬院前有一個大大的池塘,池塘西南角上便是似山不是山的垃圾山,至此十幾年過去,因最初誕生于垃圾,而被傳名曰“垃圾山”。如今的垃圾山已不再是垃圾山,綠樹成蔭,山石林立,幾十米高的小丘,加上幾條羊腸小路,與垃圾山南側水渠上的拱形小橋,交相呼應,現(xiàn)如今,竟有種如詩如畫的意境。
在這百草步入干枯的季節(jié),植被少了幾分生機,但卻多了幾分成熟和剛毅,清風帶著幾分凌冽,整座小山被黃色覆蓋,少許低矮的樹枝上稀疏的掛著點點紅果,樹木返祖的結果,不能吃,但多幾分詩意,體現(xiàn)著秋的成熟,也體現(xiàn)了生命力的強大。
在深秋的傍晚,攀爬一座小山,是一件快樂的事情,因為山的低矮,了卻了辛苦的負擔。自南側進入,環(huán)城河邊的綠化樹帶行成天然屏障,包圍著小山丘,神秘而幽靜,與馬路上的車水馬龍、噪雜吵鬧形成鮮明的對比。登上高高的拱形橋頂,自小橋向東向西延申形成環(huán)山小路,小路旁被勤勞的老者們開墾成一片一片的小菜園,有白菜、茄子、胡蘿卜、豆角、辣椒、蔥姜蒜甚至還有玉米、大豆、谷物,紅的、黃的、紫的,應有盡有,無農藥、無添加,純純的綠色農產品,菜園、小山被一片水面包圍,池塘周邊長滿蘆葦,秋天的蘆葦花隨風飄蕩,猶如芭蕾舞者,自信驕傲,妖嬈嫵媚,散發(fā)著舞者的自信與快樂。池塘大大的水面酷似一個大大的逗號,自西大大的腦袋向東、向南甩開一個大大的尾巴,微波粼粼,隨風一圈圈的散去,在夕陽的照耀下散發(fā)著點點金光,耀眼又迷離,池塘的水與環(huán)城河流一脈相連,清澈見底,水中的水草、游魚盡收眼底。加之小山丘的倒影,在這小小的空間中形成山水美景,小小的山丘被水相擁、被林庇護,其幸福感和安全感自不必言表。
順著羊腸小道開啟登山之路,小路凹凸不平,一塊塊小石塊被踩踏的圓潤锃亮,山本無路,自然創(chuàng)造的力量,硬生生把一堆的垃圾變成了一方青山綠水,這在繁雜擁擠的城市里簡直是蒼天的厚愛,讓人不由感嘆大自然自我凈化與修復的能力。秋高氣爽,蔚藍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,隨風悠悠的劃過,慵懶而愜意。原本蒼翠濃密的樹木變得鮮黃,枝葉肆意的招展搖曳,枝頭零星掛著紅透的野果,雜亂的荒草中婷婷展露著點點花朵,紅的、黃的、粉的,在軟趴趴泛黃的雜草和落葉的襯托下猶如給小山丘披上的毛毯,偶有幾只蝴蝶,翩翩起舞,在雜草、樹木之間追逐嬉戲,怡然自得,在這靜謐山水間猶如跳動的精靈,動靜之間,如詩如卷,構成一幅山水冷秋圖。
無論從那條小路攀登,二十來分鐘都能登到山頂,幾十米高的小丘算不上山,小丘而已,但卻能給你以山的感覺。四季草木茂盛、雜草叢生,無人看護,也無人修剪,全部是天然雕飾的功勞,風輕略現(xiàn)凌冽,整座小山,則被一望無垠的黃色所覆蓋,實屬純天然氧吧。當人們累了,想找一個暫時脫離繁雜鬧市時,這里絕對是最好的去處,隨意坐在裸露的石頭上,抬頭眺望天空,遠處開闊的水面,近處的花草樹木,全部美景盡收眼底。這里是大人的世外桃園,也孩子們的秘密花園,一草一木,一花一樹,一蝶一鳥都是孩子們的全部快樂之源。一塊饅頭、一根樹枝,與螞蟻游戲半天,一片片樹葉、一塊塊石頭成為小藝術家們創(chuàng)造的原材料,大自然給孩子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教具,開啟了純天然蒙氏教育。
興致盎然地上山,意猶未盡、戀戀不舍地下山,頃刻間的寧靜,短時間脫離世間的繁華與落寂,讓心靈得以凈化,身心得以舒展,親情得以升華,清幽與靜謐洗去身心的凡塵,陽光與美好使我們充滿能量,正如秋色宜人的垃圾山一樣得以蛻變,以樸實無華、堅定不移的信念繼續(xù)迎接生活的坎坷與美好。(濱州職業(yè)學院 郭曉蕾 張玉霞)
評論前必須登錄!
注冊